最近股市如何配资炒股,《生万物》热播,金山君身边好多人都在追剧。天牛庙村的变迁,人对土地的眷恋,金灿灿的秋收大地,轻喜剧的节奏,看得人心旷神怡。
回过头看看IPO有哪些新鲜事。山东、农业,两个关键词,让正处于二轮问询状态的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农大科技”)显得格外醒目。有道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化肥做得好、农民没烦恼、同时还环保。
农业是立国之本,肥料也确是刚需,但资本市场从不轻易为好听的故事买单。上市意味着责任,意味着对投资者的承诺,绝不能成为一场“圈钱自肥”的游戏。
农大科技肥料做得怎么样大家或有耳闻,但作为一家意欲登陆A股的企业,它的成色如何?标准在哪里?肥料肥的是地,融资“肥”的又会是谁?
且邀诸君细看。
业绩前景画问号 信披质量打骨折
农大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。
营业收入方面,报告期内未见稳健增长,2023年甚至切换到倒车R档。综合毛利率方面则显示出神奇的毫无章法,分别为20.67%、13.27%、15.04%和17.91%。
二轮问询函指出:“发行人销售收入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加,可比公司营业收入均值逐年增长且增幅逐年增加”,金山君认为:这是否意味着公司的竞争力需要打个问号?
价格方面,主要产品均价呈先升后降趋势,农大科技果断在把锅甩给“大宗原料市场价格波动”。
原材料波动是不假,但一家企业的经营成绩单若是完全被原料价格牵着鼻子走,从何体现所谓的技术壁垒和定价能力?未来的增长引擎靠什么驱动?
再看在手订单与客户结构,金山君持保留态度。二轮问询函犀利指出公司收入确认时点与保荐机构底稿存在差异,部分收入确认时间晚于签收时间。
如果连收入确认都经不起推敲,稳健经营与增长潜力就是一句空话!细读招股书和问询函,小毛小病真不少。
乍看农大科技的前五大供应商名单,不是集团就是股份有限公司,稳的很令人安心,那么,夹在当中的“山西谷新农业”也就显得格外突兀了。
这家天眼查显示所属行业为技术推广、社保缴纳人数只有3人的公司,是如何靠技术推广产出了氮肥、又是凭借什么出众实力和其它四家大公司一起入了农大科技的法眼?
在IPO审核的节骨眼上,选供应商合不合理、透不透明、稳不稳定那可太重要啦。农大科技和这么一家背景特殊的公司有不一般的交易,很难不让人琢磨琢磨。
二轮问询函继续爆新亮点:“首轮回复披露,报告期内,公司主要经销商不存在专门销售发行人产品的情况。”话音未落就惨遭打脸,“保荐机构底稿显示,部分经销商仅销售发行人产品并为其服务,存在100%向发行人采购的情况。”
纳尼!发行人和保荐人,二位能不能商量好了再上台!连最基本的信息披露都能南辕北辙,投资者可以相信这份招股书中的哪一句话?幸亏交易所眼睛雪亮,没让这出戏轻易过关。
继续精彩故事,公司实际控制人曾经向泰山酒业大额借贷,巧的是,泰山酒业曾是公司历史股东之一,直至2024年12月才退出。纯属巧合?还是某种藏在酒坛子里的利益安排?金山君和预审小哥同时投去怀疑的目光。
还没完。农大科技及子公司拥有24项无证房产,建筑面积合计约1.67万平方米,用途涵盖食堂、在线监控站房、空压机房、污水处理站、职工宿舍和生产用房.....几乎覆盖了经营的方方面面。
IPO公司有一两处权属瑕疵不稀奇,一口气掏出24项无证房产的,还头一回见。黛玉妹妹若是翻到这一页,恐怕会对农大科技“哥哥”说一句:你,从此可都改了吧~~~
上阵父子兵 分红“亿”点点
农大科技显然深谙“打仗亲兄弟、上阵父子兵”之精髓,老爹坐镇董事长、儿子出任董秘,一家人整整齐齐,把董事会安排得像自家客厅一样亲切又私密,咳咳~
招股书显示,马学文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高达76.10%的股权,股权集中度异常高。
事实上,像农大科技这类股权高度集中,实际经营也算搞得有声有色,非要上市到底图个啥?总不能是生怕我们这些A股赤胆忠心小韭菜,错过他们家的发展红利吧?
交易所不准备轻易放过这个问题,连续两轮问询都紧盯募投项目不放。
首轮问询中,交易所要求农大科技说明三个募投生产项目的具体内容、合理性、可行性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,谨慎、客观测算并补充披露募投项目预期收益情况及测算依据等,同时也对产能消化能力提出了疑问;二轮继续逼问,再次要求农大科技对募投项目合理性、及产能消化风险做出说明。
产能!产能!在国家政策号召“反内卷”的大背景下,农大科技的产能,真的存在缺口?
根据公开信息报道,长期来看,国内市场竞争激烈,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,截止2025年中国复合肥新增产能600万吨,整体产能达到15658万吨,供应能力较为突出。而2020-2025年复合肥产量变化不大,稳定在5300-5700万吨,因此复合肥年均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,仅仅在36-40%,处于产业链偏低水平。复合肥行业本身,产能已是过剩状态。
再看农大科技自己,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.14%、68.72%和56.63%,如此低下的产能利用率却急着追加产能,特像我们《上池财观》那位上池君——饭还没吃几口,就急着要再添三碗。从中也能看出一点,农大科技完全不怕浪费啊~
与此同时,农大科技还存在被普遍诟病的大手笔分红后又要募投补流的问题。这些企业,总在害怕不分红就晚啦。
捋一捋时间线:2022年1月27日,公司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利润分配的议案》,同意以现金分红方式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形成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中的1.8亿元按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;2022年8月15日,公司完成股改更名,2023年4月19日前述分红执行完毕;2024年9月10日,公司在股转系统创新层挂牌。
按照董事长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计算,父子二人一次性拿走一个小目标还多,约1.37亿,真的只有“亿”点点呢~
对比募投项目中生产线所需投资,这1.37亿够盖一个厂。想要发财,果然还是得自己当老板~
此外,天眼查显示,在一个多月前,农大科技偷偷新增一条“被执行人”记录。从关联案号“肥劳人仲案字(2025)第351号”来看,金山君掐指一算十有八九和劳动纠纷有关。上市前夕突遭执行,涉及的钱不算多,却难免让人心里犯嘀咕:内控管理,到底还藏着多少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。
看到这儿,金山君就跟一个人耕完一亩地似的,心里头莫名涌起一股淡淡的累。农大科技,名字像模像样的,可仔细一瞧到处都是毛病,仿佛有人拿着荧光笔在招股书上使劲儿标注——注意这里!再看这里!此处留心!那处危险!
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搞农业的企业照理说最明白这个理儿。可咱们瞧瞧农大科技,又是家族控股,又是信披矛盾,还有那么多无证房产,更是突击分红不带犹豫,最后更成了被执行人……
横看竖看都觉着它还没学会脚踏实地股市如何配资炒股,偏偏一门心思惦记起上市圈钱啦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_专业炒股配资门户_专业配资股票开户观点